宿阳朔山寺
蓝智〔明代〕
晚景孤村僻,松门试一登。
秋山黄叶雨,古寺白头僧。
坏壁穿新竹,空床覆旧藤。
宦情与禅意,寂寞共寒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昏时分,村庄的景象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孤寂宁静;我来到阳朔山寺的门前,试着进去看看能否留宿。
秋日的山中,细雨纷飞,落叶如雨;古旧的寺内,传来阵阵白发僧人悠扬的经文声。
寺院内残破的墙壁已经逐渐坍塌,新生的竹子透过裂缝茁壮成长,直挺挺地穿墙而出;禅床空空荡荡,上面覆盖着老旧的野藤。
既有宦情之愁,又生禅意之境;陪伴“我”左右的,只有一盏寒灯与无边无际的寂寞。
注释
宦情:做官的心情。
简析
《宿阳朔山寺》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孤村古寺的寂静画面:诗人独登松门,见秋山黄叶、细雨蒙蒙,古寺中白头僧侣静坐。破壁旁新竹穿出,空床上旧藤覆盖,透出荒凉与岁月的痕迹。尾联将宦海浮沉的寂寥与禅意融合,以寒灯映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全诗意境深远,情感含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有难以排遣的荒凉落寞之感。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349篇诗文 4条名句
霜叶飞·题君善祝发图
沈宜修〔明代〕
闷怀难表。西风弄,愁人踪迹颠倒。笑拚华发付凄凉,露泣芙蓉老。梦破柳烟胡蝶晓。沈吟掷镜寒云扫。世事总休休,但倩取幽窗月影,夜半留照。
憔悴,动处非狂,愁时易醉,画里人应知道。绕崖黄叶正纷纷,好共哀猿啸。落蕊楚江君莫恼。芳洲处处悲秋草。自有闲云飞伴,松月山空,桂丛烟渺。
徐霞客游记·游大理日记
徐弘祖〔明代〕
十二日觉宗具骑挈餐,候何君同为清碧溪游。出寺即南向行,三里,过小纸房,又南过大纸房。其东即郡城之西门,其西山下即演武场。又南一里半,过石马泉。泉一方在坡坳间,水从此溢出,冯元成谓其清冽不减慧山。甃为方池,其上有废址,皆其遗也。志云:“泉中落日照见有石马,故名。”又南半里,为一塔寺,前有诸葛祠并书院。又南过中和、玉局二峰。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罨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溪北蹑冈西上,二里,有马鬣在左冈之上,为阮尚宾之墓。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崖夹于上,俱逼仄深窅。路缘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马不可行,乃令从者守马溪侧,顾仆亦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