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黎眉州

苏轼 苏轼〔宋代〕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扫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胶西县高处远望你所在的四川西部,那也是我的故乡眉州应该在天边孤云落照处。
瓦屋山上春雪堆积寒气笼罩,峨眉山上一片苍翠一扫雨后的阴沉。
研究经学者正嘲笑如你一般研究《春秋》者,爱护人才者再没有六一居士那样贤能者。
请你暂且等着我回归家乡田园,到时我们一起趁着美好时光饮酒赋诗。

注释
春秋学:黎錞(chún)是一位研究《春秋》的儒者,曾著有《春秋经解》。这时王安石执政,王安石素不喜《春秋》,说那是一本古代的“断烂朝报(朝廷公报)”。
六一贤:欧阳修以“藏书一万卷,集采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寄黎眉州》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将瓦屋山和峨眉山对举,是诗人对远方景象的遥想,其梦回萦绕的家乡山水如在眼前;亦有对过往贤人的追忆,表达了对共同恩师欧阳修的怀念和归隐之情。由于诗人不满新法,故政治上受压抑,思乡、归隐之情甚浓,且以诗酒放旷作自我安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密州任上寄赠黎錞的。黎錞,字希声,四川渠江人,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他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称“黎眉州”。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5篇诗文  482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春暮

寇准 寇准〔宋代〕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司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晴

陈与义 陈与义〔宋代〕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